新时代社会人需立足,务必具有较高的学识内涵,以及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正确方向。
学识内涵主要取决于知识架构和知识使用的规范。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内在核心资本。
知识的使用规范主要在于知识运用的格式规范和书写规范。在追求“唯分数、唯升学”的意识观念影响下,对于学生知识使用规范的培养有所淡化,大量“刷题”行为助长了学生在学习规范要求上的弱化,诸多难题、怪题、偏题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规范的重视程度。
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就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学识内涵培养,严格重视学生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使用的规范性培养。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学习评价过程的实践状况看,用问题呈现让学生提取信息,并确立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中,教育者要依据学生呈现的信息要点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作为评价的赋分要素。加强学生信息提取要点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基本步骤的能力培养是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最关键的目标方向。并且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得以引导和训练。
信息要点概括提取和问题解决步骤的训练,并不是绝对孤立的教学行为,学生书写的规范也是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不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稳重性,还能提升学生内在的审美能力,助力其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讲授的比较多,学生练习有限,加之大量作业留在课外,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够系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出的作业状况,主要在书写和格式上极为不规范,加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教育者和学生对于书写和格式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严格,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失误的现象较为普遍,潜移默化的致使学生逻辑思维不够严密、知识使用不够规范,评价结果有所打折扣。
新时代教育要真正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要特别关注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方向,不是教学生怎样做题,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知识的来源到知识的延伸或扩展,直至知识的运用规范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仅体现在意识上、思维上,而且体现在行为上。行为上的一切表现,才能彰显其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规范性,因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通过学生的行为呈现出来。
“读”的行为规范、“说”的行为规范、“写”的行为规范、“听”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者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实践行为,只有让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以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新时代教育教学不能再停留在“刷题”的旧思维,把握知识点及问题呈现的关键对象,注重学生学识内涵(知识架构和知识使用的规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